抱歉,现已不再兼容您的浏览器,下载现代浏览器
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为己任,将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广州资产聚焦不良资产主业,以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为使命,为实体企业纾困解困,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成功实施了多个重大重组重整项目:对广东某农机龙头企业进行破产重整,助力其在现代化农机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量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南沙某仓储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为当地政府化解安全生产风险,为企业盘活不良资产,帮助200多名员工再就业;通过资产收购、补充流动性和引入开发建设伙伴等方式对广州某烂尾楼项目进行重组,历时三年多,该烂尾楼完成重组改造,极大恢复和提升了商业价值;面对疫情冲击,广州资产在对深圳最大的冷库和冷冻食品批发市场进行银行债权收购重组,确保企业正常运作,保障冷冻食品供应,稳定了地方菜篮子,在疫情期间有力保障了地方民生安定。
越秀租赁服务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生态旅游、城市水务、公共交通、城市基建等领域投放额占比近70%。积极拓展各类高端制造企业客户,以工程机械、乘用车、商用车、绿色光伏为主要方向开展普惠租赁,打造“智惠零租”普惠租赁平台,将科技手段融入全业务周期,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提升普惠客户服务能力。
越秀产业基金聚焦投资科技、医药、消费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在股权投资领域累计投资超150个项目、金额过百亿,投资了宁德时代、芒果超媒、云从科技、中望软件、商汤科技等独角兽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半导体制造业、5G产业链等,投资上海半导体基金、战略投资中信科移动等优质企业。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加大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布局的力度,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越秀租赁明确将环保水务、生态旅游、公共交通作为重要业务方向,制定了专项业务指引,每年持续检视优化,支持做深做强绿色租赁业务,绿色租赁业务规模逐步壮大。2021 年,越秀租赁加大清洁能源、污染治理、生态旅游、绿色交通等领域的投放力度,全年投放绿色租赁项目145个,涉及金额159.1亿元,投放金额同比增加8.57%,落地了珍宝巴士新能源公交车、广州公交客轮公司新能源客船直租等项目,助力广州交通高质量绿色发展;成功投放盐城某新能源光伏项目,是公司首次落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获评中诚信绿金的Ge-1级绿色企业认证,为该认证最高等级;成功发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实现从绿色投放到绿色再融资的全链条覆盖。
越秀产业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综合考虑“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节能增效、绿色业务”等因素,充分评估标的公司在环境维度的表现状况,并将其作为最终投资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21 年底,越秀产业基金先后完成了宁德时代、华友新能源、慕恩生物等一系列绿色产业相关企业的投资。
越秀担保积极为绿色建筑、绿色装修、园林绿化等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担保业务, 2021年共落地相关业务30笔,担保金额4478万元。
广州期货密切关注期货公司如何配合实现“双碳”目标,积极调研广东和湖北碳现货市场,与广州期货交易所进行关于商品指数期货的讨论交流。2021 年,广州期货发布碳排放、工业硅品种日常报告 60 余篇,专题报告 10 余篇;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完成“双碳”课题,并承接了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双碳”相关课题《双碳背景对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及应对之策》。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以产融结合为支点,以科技赋能为手段,持续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在支持和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越秀租赁自2018年起即将普惠金融作为重点业务战略,大力发展普惠租赁业务,不断深化专业化转型,持续提升普惠客户服务能力,普惠租赁累计投放超160亿元,服务中小微客户超1.6万户。2021年,越秀租赁与多家设备制造厂商、先进制造业企业、汽车厂商等企业深化业务合作,合作厂商及专业租赁公司达25家,位居全国前列;不断丰富业务品种,由原有的工程机械逐步拓展至商用车、乘用车、光伏发电等多个领域;全年实现投放 59.64亿元,占比19.69%。针对普惠租赁业务单笔金额小、业务数量大、时效要求高等特点,越秀租赁着力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性将科技手段融入全业务周期,打造覆盖业务前、中、后端全流程的数字化业务平台——普惠租赁业务系统,极大提高了业务流程效率,丰富了获客场景,为业务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越秀担保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服务,2021年单笔融资担保金额500万元(含)以下客户占比为87%,支持中小微企业253户,同比增长13%;为中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为37.96亿元,同比增长53%。
越秀产业基金将满足投资人诉求与坚持负责任投资理念结合,基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中证指数和上市公司 ESG标准,将ESG要素纳入尽职调查、评审等流程,在可行性报告中纳入ESG 因素考量,在评审过程中对标的公司的ESG表现予以重点考虑。